信通实盘
Elon Musk旗下脑机界面公司Neuralink计划于10月在美国展开新临床试验,利用植入式设备将思想直接转换为文本,协助有语言障碍的患者通过大脑信号沟通。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(FDA)已批准该研究的调查性医疗器材豁免申请,为试验清除监管障碍。
Neuralink总裁DJ Seo本周在韩国科学技术院演讲时表示:“当患者想象说某句话时,我们能够侦测到这个信号”。这项技术针对因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(ALS)或严重中风而失去说话能力的患者信通实盘,通过解码与预期语音相关的神经信号,让用户能以文本输出方式“说话”。
相比目前需要通过虚拟键盘操作的脑机界面,直接从语音皮质翻译思想能大幅提升沟通速度,减少中介步骤。学术研究显示,最新语音脑机界面已能达到每分钟62个字的解码速度,字词错误率降至9.1%,开始贴近自然对话速度。
Neuralink目前已在五个国家开展临床试验,包括美国、加拿大、英国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。公司透露信通实盘,全球已有12名患者接受植入,累积使用时间超过15,000小时。首名美国患者已能通过设备玩电子游戏、上网浏览、发布社交媒体消息及控制计算机鼠标光标。
竞争对手Synchron Inc. 也在测试类似的植入设备,协助有运动障碍的患者通过计算机输入文本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三藩市分校的研究团队最近也在《自然神经科学》期刊发布突破性成果,研发出一种能够近乎即时将脑部信号合成为语音的流媒体方法。
Neuralink的语音恢复模块已于2025年4月获得FDA的突破性设备认证,此举可加速其审核和开发程序。Seo表示,公司预计在3至4年内为健康人士提供Neuralink植入服务,实现以“思想速度”与最新AI模型对话,甚至通过AirPods接收资讯反馈。
然而,消费级脑机植入引发外界对技术滥用的忧虑,特别是考虑到如今智能手机成瘾和社交媒体算法等科技的负面影响。业界专家认为,需要在协助有需要患者与防止技术“吞噬人性”之间取得适当平衡。
来源:Reuters信通实盘
维嘉资本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